取舍:vim和emacs

我承认这篇文档有失偏颇,只代表自己的一种无奈。

我使用emacs的时间是最长的,大约用了5年左右,vim/vi的话,一般都是连接远程服务器的时候,而远程服务器又有vim/vi命令的话,编辑较小的文件使用。

对我个人而言,我很喜欢vim/vi的简洁和速度,但最后还是选择了emacs,原因在于:

1. 如果出现了问题,emacs可以很方便的看到问题在什么地方,大部分都是lisp语句或者配置上的事情,因此,很快就解决了问题。至少,我通常使用的情况下,很少碰到难以解决的问题

2. 我经常操作远程文件,编辑,执行,编译,vim总是不太方便,比如现在的状况,在windows上则会需要很多其他的应用来辅助,比如scp,则需要pscp.exe,而pscp.exe我则没有配置成功过,我比较喜欢使用msys,主要是简单,我的很多开发都是集成msys,但在vim中配置msys的scp也没有成功过,ftp也没有成功过。虽然在linux上比较简单,但我经常在几个不同的系统间切来切去。但emacs没有碰到这方面的问题。

3. 我经常写blog,用emacs比较方便,几个插件,基本上不用其他的额外程序了。而vim,我找了好久,发现基本上都需要第三方支持,比如目前使用的python,然后安装一堆附件,这个么,从设计的初衷而言,或许是力求独立简洁,但使用起来确实不舒服,我用其他的插件没有成功过,这个是目前成功过。

emacs使用了很长时间,但现在我决定尝试着转换,主要是emacs的快捷键实在太多了,而主要的ctrl,alt键等按的时间长了,手指便觉得痛了,即使使用手掌也如此。当然,虽然可以通过调换alt,ctrl键来转换一部分,但还是很少,比如Alt+F是按照单词来向右,Alt+w来复制。这样一来,alt键又不好用了,因此,对于这个转换,我更倾向于基于健康的考虑。

但我对vim也不是非常的满意,主要是配置比较麻烦,扩展性过于依赖其他应用,往往每个都要不断的尝试。但基于设计的理念不同吧,先试试再说了。

因此,可能以后的内容可能会出现更多的关于vim的内容

成功在中国

市面上有很多成功学的书,有很多人推荐,也有很多人读,今天在一五
一十也看到了一条,列举了一些条件

我还没有成功,不知道成功需要哪些,但我知道这是在中国,我也知道
很多中国人都面临着相同的窘境:

我不成功,是由于生我的爹不成功,而我爹不成功,是由于我爷爷太成
功/太不成功。

我不成功,是生在了错误的地方,我成功,是生对了地方。

当我还在为成功的物质基础拼搏的时候,你竟然要我先享受精神?

莫言获奖

我没有读过莫言的小说,因此无法评论其好坏。

我不知道什么是魔幻现实,在我的概念里,一个在梦里,一个是柴米油
盐。

我不知道莫言的小说写的是现实还是魔幻,或者在外国人眼里,现实变
成了魔幻,魔幻变成了现实。

有句老话讲的明白,揣着聪明装糊涂,或许,每个人都知道怎么回事,
只是不说而已,这个世道,岂非本来如此?

ubuntu关于ATA error ICRC错误

其他发行版本未知

国庆期间,本来想将之前的apad安装ubuntu,已经拆了仍到一边快要两年了,想弄好好做点其他用途,结果自己电脑的ubuntu无法进去,提示 ATA error ICRC 错误,系统最好的情况下,可以看到UI,命令行进去都是磁盘只读,无法写入。但安装系统用的U盘一直被同事拿着,不管怎么都没办法搞定。

前两天拿到了U盘,结果安装的时候分区之后格式化会出问题,还是那个ATA error ICRC的错误,吓的人心惊胆颤,一旦硬盘物理损坏就不好玩了,而我很有这方面历史的。在网上找了各种解决方法,各种参数,都无法解决。

将电脑风扇关闭一部分,防止电压不够(不过也不太可能了,都好好运行5年了),还是照旧啊

网上提到,将硬盘数据线插到另外的上面就好了,我觉得不太可能,就随便一试吧,那个数据线插到那个位置也有5年没动过了,但电压那么不可思议的都试了,就随便一弄吧,结果:好了

总之,这个问题非常莫名其妙的,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解决了之后就赶快安装,结果发现我30MB的带宽居然从cn.ubuntu.com上下载超慢,想用163的源下载,结果还是一样用cn.ubuntu.com,弄的我火大,直接修改hosts文件,将cn.ubuntu.com直接指向163,但最后不知到下载什么的时候又卡住了,直接断掉网络,强行安装,这次终于安装结束了。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反复的重启电脑,实在无奈。

大体总结慢的原因,cn.ubuntu.com用的是联通的线路,很早之前电信访问联通还不算太慢,但似乎最近慢到比12年前的速度还要慢了。而ubuntu似乎在安装的时候会下载最新的更新包(也可能是软件包),如果无法联网的话,就从CD中安装,这样的流程真让人无语,安装的第二页介绍“更好的体验”荡然无存,谁他么愿意用一个小时安装系统啊,如果下载很大的话,用的时间会更长,像我昨天的情景,估计要用一天了。

安装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修改更新源

ubuntu的软件商店最好用来安装一些综合性的软件包,比如额外版权限制之类的 ,普通软件,更新什么的最好使用命令行,感觉比UI的要好,至少,可以估计大约使用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