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的代名词

本来没想说的,不过今天在评论上有看到了新的名词,觉得统计下总是有必要的,本帖会不定时更新的。现在似乎流行说代名词了,比如自由,不说自由,要说“目田”,不知道的人,以为打错了字,怎么说怎么别扭,知道的人,觉得实在精妙准确(意指“被砍了头的自由”)。

说下中国,不统计不知道,原来这么多的代名词,可能这还只是一小部分:

天朝:可能是由封建社会过来,因为皇帝自称天子,所以现在成了天朝。

兲朝:由”天朝”的天字分开写,变成了”兲”,皇帝自称变成了“兲”,要知道,现在流行拆字念法

拆哪(那):可能源于国内的建筑到处都挂着“拆”字,“拆”之国度,又与china谐音,形象贴切

瓷都:原来应该指景德镇的,景德镇的瓷器非常的出名,所以国外叫中国“chinese”(瓷器),现在反洋归土

景德镇:刚开始我也不是非常的明白,不过,看到就想起了瓷器,想起了“chinese”,也非常的贴切

以上纯属个人臆测,道不同不相为谋,阁下明白的。

2010年3月23,google退出中国

2010年1月13,google透漏出要退出中国,自己曾经小表感慨下,2个月之后,自己的博客在国内被封锁,google退出中国,却没有了那份感慨,只余下悲伤。国人接触外面世界的一扇重要的大门被强大的共产党政府关上了,中国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几乎要进入闭关锁国的地步了。
虽然觉得非常夸张,但考虑一下,在信息化的时代,一个个有价值的网站被一个个的拒之门外,在原来或许还能透过搜索来找到蛛丝马迹,现在,这点蛛丝马迹的方法也被关上了。在清朝,是经济上的闭关锁国,现在,是信息上的闭关锁国,但只要墙存在,总有一天是会被推倒的。秦始皇的长城未能抵挡住外族的入侵;清政府的闭关锁国被洋人用洋枪洋炮轰开了;下一个,新中国的GFW,将会被哪一个推翻?墙,是一个象征,是一种害怕和保护自己的象征;墙的出现和存在,是被包围的人害怕的一种具体表现。在现实生活中,因为害怕被偷或者被别人发现自己的隐私,所以有了院子。我们周围存在着形形色色的墙,但当一个统治阶级来主动建造一堵墙保护自己的时候,往往是该统治阶级要垮台的具体表现。就像现实生活中,做的越漂亮,越高的墙,往往越容易引起小偷们的注意。秦始皇大修长城,死了多少人我不知道,我历史不好,但肯定动摇了其统治基础;清朝的闭关锁国,也锁住了新的科学技术,使中国从一个堂堂大国堕落至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初中的政治中开始提到,我们现在要用科学技术去屏蔽掉科学技术,这何尝不是一种讽刺。
今日在新浪新闻上看了下评论,虽然不看已经知道评论的内容,但还是想知道一下关于五毛党的地盘和人数比例,仅仅第一页上的评论就全是五毛党,看来五毛确实比较好挣的。即使在技术上的博客,诸如瘾科技或者linxtoy上,也不时可以发现五毛的存在,以至于我都想学着写作,写上一本名叫《五毛流浪记》的杂记,如果出版的话,想必销量不错的。当google退守到HK,五毛们叫嚣着:“HK也是中国,google滚出中国”,“google也言不守信”;我想提醒的是,不要把HK和中国大陆混为一谈,在许多老外眼里,HK和中国是两码事,这是事实存在,就像有些老外认为台湾是一个国家;HK的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和中国大陆是非常有区别的,一个很简单的事实,HK的政府在世界清廉是榜上有名的,中国大陆在世界贪污腐败也同样是榜上有名的。而google也很清楚中国大陆“政策即王法”的美德,因此在声明中提到:“做出停止 Google.cn 搜索服务审查的决定是艰难的,我们希望世界上包括在中国大陆人民在内的更多人可以使用我们的服务。但是中国政府在与我们的谈判中非常明确的表示,自我审查是没有任何回旋余地的法律要求。所以我们相信通过 Google.com.hk 来提供无审查的搜索是一个符合情理的选择——完全符合法律,并且可以使中国人民获得更多的信息。我们衷心希望中国政府能尊重我们的决定,尽管我们知道通过这个方式提供的服务有可能随时被阻断。为此,我们建立了一个每天规律更新的页面来监控中国大陆访问各个 Google 服务的情况,这样所有人都可以随时看到哪个 Google 服务在中国可以访问。”同时,我们知道,这一做法完全符合法律,中国大陆政府一向支持“一国两制,港人治港”的政策,但如果这一通道真的被封闭的话(这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果仅仅屏蔽,则大陆和HK则存在歧视,如果从HK赶出google,则无疑自己打自己嘴巴。
秦始皇修长城,坚持了15年;清朝闭关锁国,坚持了268年;现在的中国,可以坚持多少年?历史的朝代,大致上是家族式的,就是说皇帝的家族倒了,这个朝代也就倒了,历史上的社会,大都是政权形式的,比如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说实在的,我不知道中国现在的政权形式,是哪一种,但给我的感觉,和封建社会差不多,不同的是,从过去的皇家变成了现在党姓,在本质上,没有太大的区别,权力,并没有回落到人民的手中,比之资本主义还不如。
不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算是一种进步,就像墙建的越高,安全防护越到位,小偷的本领也就越高,翻墙者的本领也就越高,正所谓:“你有砌墙术,我有纵云梯”,若干年后,中国翻墙的技术想必比之国外,那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到那时,想必“窃书不算偷”了。
当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如果有五毛的人,或者党姓的人看到,必然加以反驳,批判,或许更甚至,那些麻痹的人,乞求的狗,看热闹的围观者,想必会津津乐道;而我,却对他们感到悲哀和怜悯。

google退出中国的感慨

早上上班的途中,看到手机中的新闻,提到google可能退出中国,目前只是一个可能,觉得很意外,手机中没有仔细看,但想来会和中国的审查制度有关系。下午的时候,仔细看了一遍,虽然导火索是黑客攻击,但却和互联网审查脱不了干系。
回想使用google的历程,几乎从一开始就使用了,曾经试了一下百度,实在受不了其广告和垃圾结果,最后只有在搜索盗版歌曲的时候才会用到,而google也从不审查到审查过滤,慢慢的适应起来了。用google的最大的感受是,搜索到想要的结果,基本上都在前20页之内,在国内也有几个博客,但很少更新甚至不更新,一方面是写博客不方便,另一方面便是关于内容审查。我是做技术的,对那些什么意识形态,什么政治的不感兴趣,但作为人,偶尔也会有些牢骚,也会疲倦,想想写上一篇文章还要考虑哪些字眼要使用,哪些字眼必须要避免,这样的话,我还是不更新算了,憋到自己肚子里算了。
现在竟然轮到到google也无法忍受了,可想而知,国内的环境已经恶化到某种程度了。我已经习惯了网络的生活,习惯了不会什么边打开google来看了,习惯了在google资讯中不断的刷新了,习惯了tor开机启动,习惯了GFW,习惯了在快速的网络环境中用少于56K猫的速度浏览网络。我想,对于google,即使被GFW了,我也没有太大的影响,因为已经习惯了透过tor来搜索了。
对于google来说,与其受制于人,不如放弃,也或许是件好事,并且使自己保持中立,既然在国内可以干预搜索结果(审查),在国外自然可以实现,但这样,将会给自己蒙上阴影。对于自由,我想除非组建成局域网,否则无法阻拦,因为人心无法挡住,要想自由,就要像狗一样的爬过墙去,这是件悲哀的事情。如果google真的退出了,想想下国内人人tor的情景,但国外好心的接入点是否可能承受的住,也是一个问题。但人人向往追求自由,并给于追求者以帮助,这是一件值得弘扬的一件事情,从柏林墙便可一窥。
有很多人说我这个博客的访问速度太慢,我虽然想要一个好的访问速度,但放在国内,都需要审查,需要备案,与这些相比,我选择了自由,即使这样付出了代价我也会认为值得。